2007年7月24日,星期二(GSM+8 北京时间)
浙江法制报 > 第二版:钱塘 改变文字大小:   | 打印 | 关闭 
嫌疑人要花三个月把他们训练成偷盗老手
浙蜀联合解救五名被拐聋哑学生
通讯员 张剑峰 本报记者 朱兰英

  本报讯  5名聋哑学生被犯罪团伙从成都拐骗到温州,在一家民房内进行强化训练。按照“计划”,他们将被迫接受3个月的秘密训练,并到温州街头实施抢夺、盗窃等犯罪活动。在成都和温州两市警方的通力合作下,聋哑学生被解救,并于昨日返回成都。

  聋哑学生放假后被拐至温州
  6月29日,成都市公安局相继接到5起聋哑学生失踪的报警。失踪的学生均为成都某聋哑学校的在校生,年龄最小的12岁,最大的16岁。失踪时,学校已经放假。
  经侦查,成都警方在7月1日抓获了被该聋哑学校开除的19岁的杨某。据杨某交代,6月28日,他受中年妇女周某的指使,以暑期到浙江某家政服务公司打工为由,骗得5名聋哑学生后交给周某处理。7月12日,周某被抓。她承认,自己是拐骗聋哑学生团伙的成员之一,而5名学生早在7月1日就被她送到温州市瓯海区新桥街道某民房,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,让他们实施抢夺或偷窃。

  被解救时正在接受“封闭式训练”
  7月14日凌晨,成都公安局打拐大队、温州市公安局刑侦支队与瓯海区公安分局新桥派出所出动警力20余人,找到5名被拐骗的聋哑学生,并当场抓获易某等两男两女共4名聋哑犯罪嫌疑人。
  据警方介绍,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的聋哑人拐骗聋哑人的团伙。犯罪嫌疑人有着明确的分工,分别负责拐骗、财政、教练、看守、体罚等工作。他们的任务是花3个月的时间教5名被拐人员训练抢夺、盗窃,直至“毕业”。第一个月是全封闭训练,第二第三个月是实地实习,其中男学生要“学”抢夺和偷窃,女学生主要以在商场或车站偷窃为主。3个月后毕业,“上家”将前来验收。
  5名聋哑学生从被拐到温州至被解救期间,一直被控制在房间里。如果不听话,就会受到罚站、不给饭吃等处罚。

  嫌疑人之一曾经也是受害者
  据悉,团伙成员之一的封某曾经也是被周某拐到温州的聋哑人。她交代说,“上家”一开始给她的偷盗任务是一天200元,到熟练后就高达2000元以上。如果不能完成任务,就会受到体罚,或没饭吃。第一次出去作案时,心里很害怕,后来也慢慢习惯了,接着就融入了这个团伙,帮忙训练新人。
  封某说,她留下的原因是,“上家”曾经告诉她,偷窃得到的钱会和她提成,由“上家”保管,如果她中途擅自逃离,提成将全部没收。
  现案件还在进一步侦查之中。